北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以创新为驱动,构建以“一个中心、两个优化、三大推进、四项保障”为核心的“1234”工作新体系,促进服务效率与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一个中心,即以群众需求为中心。始终将群众需求放在首位,以群众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强化服务意识,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畅通沟通渠道,设立咨询台、投诉热线等,确保群众能够随时了解政策信息、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反馈,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两个优化,即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组建工作专班,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各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的责任分工。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推行“多测合一”改革,将原来需要多次测量的环节整合为一次测量,大幅降低企业的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加强对测量机构的监管,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拓展便民措施,积极推行“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竣工即交证”,大幅缩短群众的办事时间。拓展“带押过户”便民应用场景,完善不动产登记信息跨部门共享机制,优化不动产登记信息在线查询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在优化服务流程方面,精简受理环节,通过排查整改,将转移登记时长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小时内完成发证,抵押权注销登记实现立等可取,其他登记类型也缩减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大幅缩短了群众的办事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完善自助服务,不断加强自助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完善自助查询、自助打印等功能,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查询和办理业务。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群众信息安全。
三大推进,即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推进解决“办证难”问题、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发证。为加快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工作,组织专业团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同时加强与各乡镇村集体的沟通协调,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对于有异议和有争议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积极协调各方力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确保每一本证书都能顺利颁发。全面推进解决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的历史遗留问题,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加快推进解决“办证难”问题,组建工作专班,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解决难题。为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发证进程,积极开展宣传引导,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公告等方式,让群众了解宅基地发证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同时加强与各乡镇村集体的沟通协调,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完善发证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时限要求。通过加强内部监管和协调配合,确保每一本宅基地证书按时、准确颁发。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和利用提供保障。
四项保障,即制度保障、人才保障、技术保障、监督保障。在制度保障方面,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高效推进。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责任分工和考核标准,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和时限要求。同时加强内部监管和协调配合,确保各项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在人才保障方面,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技术保障方面,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通过建设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推广电子证照等方式,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在线办理业务。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数据备份工作,确保群众信息安全。在监督保障方面,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和考核。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计、接受社会监督等方式,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公正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