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苏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有效需求稳步扩大,新动能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一、重点领域支撑带动,“稳”的基础扎实
生产领域增势较好。苏州连续两年以“新年第一会”形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速比1~2月提高0.2个百分点。前十大重点行业中有九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其中电子信息业增长8.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4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7.1%,增速高于去年全年7.5个百分点。全市百强企业实现产值3871.7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57.0%。构建服务业“1840”体系,统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保持较好增长势头。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6%,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3个百分点。主导行业有力支撑,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超三成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生活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
需求领域协调拉动。苏州发布“扩投十条”,全力抓项目促投资,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比去年全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1%,去年以来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打造“演艺+”“旅游+”等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潜能。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1~2月提高2.2个百分点。文旅消费潜力释放。一季度电影票房、观影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9.9%和43.8%,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总收入初步分别增长12%和10%。对外贸易彰显韧性。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1.5%,出口额增速比1~2月提高3.8个百分点。新兴市场不断拓展,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7.9%,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达40.1%,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二、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新”的动能壮大
新兴产业较快增长。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构筑竞争新优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产值411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6.9%,同比增长7.9%,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49.5%。产业创新集群中,电子信息、创新药物、前沿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8.3%、15.4%和7.9%。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0.7%。新兴产品增长势头强劲。一季度电子产品类、装备制造类产量在上年高基数的情况下仍保持较快增长。光电子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传感器产量分别增长14.3%、90.8%、75.9%,锂离子电池、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产量分别增长60.6%、37.3%。
持续加码高技术产业投资。一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6%,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9.7%。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2.8%,其中研发与设计服务、信息服务投资分别增长34.1%、26.9%。
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加速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一季度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5个百分点。数字基础设施继续完善。3月末累计建成5G基站61787个,比上年末增加1859个。消费新业态保持活力。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6.4%,拉动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2.4个百分点。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达226%。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1.2%和138.7%。
科技创新有力推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厚植发展新动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230.2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6.0%,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强化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发展,一季度“科创指数贷”直接支持14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57.6亿元,同比增长30%。创新成果加速转化。1~2月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4111件,2月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4万件,同比增长20.6%。
三、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好”的因素累积
政策效应发力显效。加力推动一揽子存量增量政策落细落实,加速释放政策效能,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坚实保障。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一季度全市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36.9%。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带动下,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绿色家电、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4.3%、58.5%和25.5%。政策效应释放市场潜在需求,有效带动相关消费品生产,规模以上工业中家具、组合音响、电动自行车等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2.6%、19.6%和10.0%。
暖企助企赋能发展。积极打造“苏式服务”,持续擦亮“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发布《苏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开展“换位跑一次”活动,全力疏通发展堵点、难点,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各类企业2.48万户,同比增长21.2%;3月末全市共有企业97.4万户,同比增长4.1%。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9.8%,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额增长12.8%,增速高于全市出口总额1.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4.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 了解更多betway综合在线数据,请浏览betway综合在线数据库 ※